帮你快速找医生

手机对我们眼睛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2018年07月23日 825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刷爆朋友圈的“跳一跳”小游戏,引了很多人入坑。大家一边喊着:这游戏有毒,一边却停不下来。于是关于玩手机,各种花式伤眼、致盲的新闻,再度引得大家关注。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呢?眼健康君邀你进入中大视光爱眼问答环节~

迷上“跳一跳”,会得干眼症吗?

对于游戏迷来说,一开战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有人为了排名能通宵的“跳”,但手机屏幕上画面不断切换移动,眼睛不停地捕捉闪烁的光影,手机屏幕不自觉越拿越近,此时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视疲劳,甚至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

玩手机

一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对眼睛造成持续性的刺激,特别是进行到紧张刺激的时刻,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眨眼次数大大减少,泪液蒸发量变大,眼睛会出现刺痛、干涩、畏光等不适症状,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关灯后玩手机会导致青光眼吗?

有文章称:“很多人习惯在睡前玩手机,此时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会造成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液体循环流通,导致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发生。”

关灯玩手机

首先科普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眼病,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严重会导致失明。但青光眼的发病一般有两个要素,一是患病者否具有青光眼素质:即先天的眼球小、眼轴短、眼房角窄等身体特质。

二是青光眼的发病与情绪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当人体有着过度的情绪波动时,眼压也会随之波动升高,会增加青光眼发作的可能性。青光眼多数发病原因与其本身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有关,因此关灯玩手机会是青光眼发病的诱因之一,但和直接导致青光眼并没有必然联系。

手机蓝光会致使眼睛失明吗?

有新闻指出由于现代人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屏幕中的高频蓝光将增加人们患眼病的风险,甚至得出惊悚的结论——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蓝光的危害有这么可怕吗?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蓝光:新闻中提及的蓝光应为高能短波蓝光,波长在400—480纳米之间,属于可见光的一部分,自然界的阳光,家里的LED灯,手机都含有蓝光。

蓝光

长期的短波蓝光辐射会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合成,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导致人未老“珠先黄”。常见于老年患者的黄斑变性,如今因过度的电子产品使用,也出现在一些年轻人身上,此外,眼表常见眼病——“翼状胬肉”,这种眼病过去多见于长期户外劳作的人群,但现在白领、学生群体发病率渐增,这也与蓝光损害了角膜缘的“种子细胞”——角膜缘干细胞有关。

因此,首先要肯定的是,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频率、高能量的蓝光中,的确会对视网膜产生较大损伤;但失明大面积爆发则有些夸大其词了。

关灯看手机会致黄斑变性,最终致盲吗?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消息,称关灯后在黑暗中看手机,眼睛被强光刺激30分钟以上,会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恶化。而得了黄斑变性,就相当于患上“眼癌”,会导致失明。真的这么恐怖吗?

摸黑玩手机

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球最底部,是视网膜中视力最敏锐的地方。黄斑区的细胞一旦被破坏,视力便会永久受损。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它会导致人的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视力下降甚至致盲。

但需要注意的是,黄斑变性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致病因素多与遗传、高血糖、高血压、吸烟或眼睛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等有关,黑夜过度玩手机,有加剧黄斑变性的可能,但一般不会突然引起黄斑变性并致盲。

另外,“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遗传或由于自身基因突变引发,这与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因此“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混淆概念了。

如何减少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影响

1.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应适当提供背景光、使用夜间模式。

2.保持距离,控制时间,适当休息。

3.使用电子产品过多时,可以配戴质量合格的有防蓝光效果的眼镜。

4.喜欢电子阅读的人,可以选择使用水墨屏。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