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具有自身免疫“色彩”的慢性荨麻疹

2018年08月09日 78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荨麻疹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的皮疹。我在临床工作中一般把患者分为2大类,一类是急性荨麻疹,一类是慢性荨麻疹(每周发作2次以上,发作>=6周)。急性荨麻疹比较简单,一般可以找到病因,以过敏居多。而慢性荨麻疹病因都很难明确,而且很少是由变应原介导的,变应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外来“入侵者”,比如花粉、微生物、寄生虫、药物、甚至也可以是你自己身体里变异发疯的细胞,这些“入侵者”进入身体后,我们的身体就发动“反击战”,也就是医学上讲的免疫应答,或者变态反应。如此说来,慢性荨麻疹有时候和我们俗话说的过敏没有半毛钱关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李姝玉

今天我重点要讲的就是这种和过敏没有关系的慢性荨麻疹,通常急性荨麻疹不需要做很多检查,有经验的医生看看皮肤,问问是否有过敏有感染就能诊断,予以抗过敏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就可以痊愈。但是,慢性荨麻疹需要详细的询问患者可能的诱发因素,缓解的因素,一般我会分成外源性,内源性两类来询问患者。

外源性的因素比如物理刺激(摩擦、压力、冷、热、爆嗮等),食物(动物蛋白如鱼虾蟹,水果柠檬芒果,食品添加剂),药物(青霉素, 磺胺类药物,疫苗,阿司匹林),植入物(人工关节,骨科钢板,妇科节育器),运动等。

内源性的因素多数都是持续起作用的,也是荨麻疹反反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比如隐匿的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幽门螺旋杆菌),劳累,精神紧张,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 桥本甲状腺炎 、炎性肠病等)

  当然在临床上很多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是来来回回找不到病因的,我也太不会给她们查过敏全套血液,因为一般来说和过敏无关,而且食物变应原在慢性荨麻疹发作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会给她们查血IgE,这个指标可能说明你是否存在高敏状态。最有效、实用、依从性好的筛查是否为外源性过敏的方法是指导自己的患者写食物日记,每天记录自己吃过什么食物、药物等,并用红笔在每次发作的日期上标注,通过坚持写食物日记可以清楚的显示你发作的频率,次数,是否和食物药物有关。

一部分患者很幸运,通过食物日记找出了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找不出原因,这时候就要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ESRCRP、自身免疫抗体(如ANAENA等)。

在讲如何用药前,我要提到的是,慢性荨麻疹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荨麻疹的持续时间,是否有色素沉着这两点,因为有当你的荨麻疹持续>24小时,皮损消失后留有色素沉着,说明你可能是荨麻疹性血管炎,荨麻疹和荨麻疹性血管炎在治疗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对于找不到病因,又反复发作,影响到生活的患者,我们可以首先选择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依巴斯丁治疗,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延长至3-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如果这些药物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再加大剂量或者联合酮替芬治疗。可是,很不幸的是很多患者这样服用下来还是荨麻疹反复发作,对于这种患者我一般就会使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环孢素、羟基氯喹、生物制剂(抗IgE单抗)。

经过正规的诊治一般患者都能慢慢控制住荨麻疹的发作,这个控制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一种慢慢平衡的过程,所以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进入到反复使用激素的恶性循环,欲速而不达。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