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吊针没用,退热药无效怎么办?肺癌患者发热解析,并非都因为感染

2020年06月26日 92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肺癌病人化疗后出现发热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一旦发热,病人胃口下降,浑身无力难受,家属就会焦虑不安。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热,发热其实只是一种表象,说明有致热源进入体内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升高。这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身体与疾病抗争的外在症状表现。要想控制发热,必须找到引起发热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肺癌化疗病人可能的发烧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发热 肺癌化疗常用的药物是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等联合铂类,这些药物都有不同的毒副作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最明显的是数天内就可能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下降,而白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一旦下降,极易发生各脏器感染,从而引起发烧。所以肺癌病人化疗后一周最好查两次血常规,随时监测白细胞情况。对于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性发热,中性粒细胞缺乏病人如果持续一周,感染发生率100%。这时候要及时做好消毒隔离,保持口腔及肛周清洁,升白细胞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肿瘤热 对于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一般不会出现肿瘤热,肿瘤热多见于肺癌晚期病人。由于肿瘤负荷较大,癌细胞被化疗药物杀死后,会有大量代谢产物形成致热源引起发热。此外,晚期肺癌病人癌细胞新陈代谢很快,坏死细胞也会释放细胞因子,引起发热。肿瘤热通常少有高热,一般为38℃左右,不伴有寒战。

3.感染性发热 肺癌病人化疗后免疫力下降,术后病人可能会合并肺部感染引起发热。晚期肺癌病人更容易出现肺部炎症,肿瘤引起的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病人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及气喘等症状。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细菌、真菌等。

4.化疗药物热 在临床上确实会发现极少数病人在使用化疗药物期间出现发热,这种情况考虑药物热。药物热通常为该药过敏反应所致,高热为主,常达39℃~40℃,伴寒战。发热虽高,患者的一般情况尚好,与热度不成比例。而且来的快,去的快,一旦停用,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后,就会热退。

总体来说,肺癌病人化疗后出现发热,需要及时的查找原因,常规检查包括胸部CT、血常规、CRP、降钙素原测定、血培养、痰培养等等,甚至需要做真菌G试验、GM试验。如果白细胞过低,需要及时升白细胞。温度较高,超过38.5℃,需要退热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退热药物通常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发热期间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