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急性胆囊炎与治疗

2022年07月17日 81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急性胆囊炎中90%以上病例都是由结石引起,最初的炎症往往是结石直接损伤受压迫部位的胆囊粘膜引起,随后在胆汁淤积下继发出现细菌感染。主要的病因是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导致胆汁淤积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引起细胞损伤,粘膜炎症和水肿。与此同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致病菌经胆道逆行进入胆囊,在胆汁引流不畅时造成感染。

 

病变早期胆囊内粘膜充血水肿,胆囊肿大;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累及胆囊壁全层,会有纤维素和脓性渗出,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如果因结石导致的胆管梗阻未的到解除,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壁血管供血受阻,继而缺血坏死会发展为坏疽性胆囊炎并常常合并穿孔。

 

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的患者在两年内会出现并发症,如胆总管结石或胆源性胰腺炎,因此,任何确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如适合手术治疗,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及早行胆囊切除术,以避免以后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发生率虽只占急性胆囊炎的5%,但病情发展往往更加迅速,通常发生在严重创伤烧伤等危重病人中,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腹痛常被其他严重疾病掩盖,易延误治疗。此疾病易坏疽穿孔,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若有胆囊床分离困难患者,可采取部分胆囊切除术;对于高危病人可先行胆囊造口减压引流,再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对于病情危重不宜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病人,可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