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长期糖尿病出现尿潴留、排尿困难,重视神经源性膀胱

2023年10月24日 3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45岁的张女士,由于排尿困难半年多来门诊就诊。半年前,她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现象,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膀胱内残余尿增多,给予留置导尿,也吃过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有糖尿病病史多年,曾出现酮症酸中毒,后规律控制血糖。门诊后进行尿动力检查发现,张女士膀胱逼尿肌无力,膀胱顺应性下降,膀胱容量减少,有尿潴留、肾积水,尿意及便意无感觉的情况。我们为其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严格膀胱管理,定时间歇导尿,并配合β3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并反复叮嘱患者需控制和监测血糖。如果症状得不到改善,建议进行骶神经调控手术治疗。

  经过诊后观察,张女士感觉保守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决定进行骶神经调控手术治疗。目前她已经术后1个月,排尿费力进一步减轻,排尿时间较第一次术前明显缩短,排尿次数症状明显改善,残余尿量明显减少,肾积水的现象也没有了,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长期糖尿病出现尿潴留、排尿困难,重视神经源性膀胱肾脏管理

  糖尿病损伤自主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表现为膀胱感觉功能受损、膀胱容量增大、逼尿肌受损乏力,继而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及尿路感染等。43%-87%罹患糖尿病病人患有糖尿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即使经治疗控制了高糖血症后,发病率亦高达25%。

  糖尿病导致的排尿困难,主要是神经损伤,符合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逼尿肌和内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上分布的为M受体,受S2-4发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兴奋,逼尿肌收缩,产生排尿。内括约肌上分布的是α受体,受T11-L2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内括约肌收缩,同时抑制副交感神经效应,达到储尿的功能。当逼尿肌张力过高,内括约肌张力正常或低下时,尿就流出来了,称为尿失禁;当逼尿肌张力低下,内括约肌张力正常或过高时,尿就流不出了,称为尿潴留。当逼尿肌和内括约肌一起出现张力过高时,膀胱失去储尿功能,尿液返流回肾,肾脏受累形成肾积水,严重的导致肾衰竭。

  解决排尿异常的有效方法,既往留置尿管、间歇性导尿、膀胱造瘘、骶神经调控等。储尿异常的有行为治疗、药物治疗、膀胱扩大、骶神经调控。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