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空蝶鞍综合征的手术要点

2018年12月24日 89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空蝶鞍综合症(ES)因蛛网膜下腔经鞍隔疝入蝶鞍致脑脊液部分或完全充满蝶鞍而形成,在人群中发病率达5.5%~35%,大部分患者因无临床症状而被忽略。库欣病和肢端肥大症患者是临床常见的两种合并空蝶鞍综合征的垂体腺瘤类型,这种情况会增加手术难度,出现脑脊液漏和肿瘤残留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汪强、郭晓鹏大夫和幸兵教授总结了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空蝶鞍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研究成果发表在2017年6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研究对垂体腺瘤的影像学特点与空泡蝶鞍解剖关系提出新分型,从垂体冠状位增强T1WI沿ES最低点做水平切线,瘤体全部位于切线以下为A型;瘤体一侧超过切线为B型;瘤体两侧均超过切线为C型。影响治愈率的因素包括:1.术前肿瘤直径较大;2.术前高生长激素;3.C型比B型、A型治愈率降低,出现脑脊液漏的可能性增大。


  手术技巧包括:1.准确定位肿瘤位置,硬脑膜切开时应尽量沿肿瘤纵轴;2.切除过程中应尽量防止鞍隔下降过早,减少鞍隔皱褶中的搔刮动作,避免脑脊液漏,对于发生脑脊液漏风险较高的病人,可用内镜或神经导航辅助;3.若鞍隔已下降,应用小棉片遮挡并保护下降的鞍隔并小心刮除残余的肿瘤组织,操作过程应轻柔。4.控制麻醉深度,防止过度通气,避免颅高压。神经外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疾病认识,尽量在切净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