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复不可忽视!

2020年05月27日 81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卒中俗称“中风”,它是一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起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堵塞,血液不能到达脑部而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会阻断血液流入大脑,导致大脑的许多功能障碍,数据显示,75%的脑卒中患者会丧失劳动力,40%面临重度残疾的可能。

 

那么,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康复?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由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廖华,为大家进行康复相关问题的科普,一起来看看吧。

 

脑卒中康复黄金6个月,康复效果最显著

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脑卒中后8-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如果在患病后六个月进行脑梗塞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将提高到97% 。与之相对比的,如果只接受标准治疗,生存率只有89%。

来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中,近8成都是发病后0-6个月内来到这里的,说明大家的早期康复意识都是比较强的。而从我们服务的31位脑卒中出院患者的相关评估数据对比来看,发病6个月内入院的患者,早期巴塞尔指数改善率达到了78.6%,效果最佳。

有效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一些并发症,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有效的重塑大脑神经网络,促进感觉运用语言和认知等功能。能够减轻残疾的残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当然,即便过了6个月的黄金期,还是要进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患者应在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处进行专业评估,总体来说,一般康复治疗至少要持续一年以上。

脑卒中康复需要多元化的康复治疗手段

可惜的是,目前在我国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并不高。在美国,有85%的脑卒中的患者都会接受康复治疗,而在中国,仅有11.5%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甚至有超过四成的患者在中风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治疗。

而在德国,早在2005年,德国就有36.5万名卒中康复者实现了重新就业,约占康复总人数的45%。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41.7万,这得益于有着多年临床经验和创新康复技术的德国康复模式。

秉承着全方位、多维度的动态治疗系统,精细化的个体康复方案,兼顾身心的人文关怀这三大康复理念,德国康复模式帮助了不少患者重归社会和工作岗位。而霁达康复与SIMC强强联手,打造了德国标准卒中康复中心——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旨在更好地造福中国患者。在这里,我们提供多元化的治疗服务,包括:

☞ 物理治疗:

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包括电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机体,引起人体各种反应,借以促进、调节、维持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或克制病因,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运动治疗

以主、被动活动关节和肌肉,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为核心。强调的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治疗体位从卧位、坐位到站立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一定的肌肉力量,纠正不良姿势和预防并发症。

这台Lokomat下肢步态机器人,是我们的王牌设备之一,通过调节机器的各项参数,带动患者以正确的步态进行步行,并给予反馈,能帮助患者更快地重塑生理性步态周期。

☞ 作业治疗:

对脑卒中患者最终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回归社会,作业治疗师通过发现患者生活自理方面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训练及配备专业辅具,帮助脑卒中患者独立自主的完成更多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穿衣活动

穿脱衣服、鞋袜等,穿衣时先穿患肢,脱衣时先脱健肢的顺序练习,同时反复练习拉上裤子和脱下裤子动作,以便独立如厕。

2)进食活动

利用握筷或匙进食,手持杯子饮水,削苹果皮后食入。

3)居住活动

利用房间设备,如床、车、浴缸、厕所、轮椅等,整理房间,物品的摆放,物品的移动。

4)行动变化

改变体位、移动身体、翻身、坐起、躺下、卧位左右翻身、坐位转移、站立、坐下、步行或利用轮椅。

5)个人卫生

应用自助具刷牙、洗脸、洗手、洗毛巾、修剪指甲、剃须等整容动作,练习自己洗浴,用厕等基本技能,可以带支具或利用特殊工具进行,逐渐练习到生活自理。

6)职业技能训练

进行适当的基本劳动或逐渐掌握工作的技巧训练,如打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装配机械设备、烹调、文件归档、报纸分类、绘画、书法等,使患者达到重新就业的需要。

7)结构性作业训练

按照要求完成一件成品,如进行编织毛衣、泥塑、制陶、雕刻等作业训练。

8)娱乐性治疗

组织患者参加棋牌、音乐、舞蹈、游戏,观看书画或球赛,以及力所能及的文艺、体育活动。

☞ 言语治疗:

有针对性,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以及类型和程度。反复利用强的听觉刺激和多途径的语言刺激,如给予刺激的同时给予视觉、触觉、嗅觉刺激,当患者对刺激反应正确时,要鼓励和肯定。

失语症的治疗包括听理解训练、命名训练、复述、阅读理解训练、书写训练。

构音障碍的治疗一般按照呼吸、喉、腭、舌、唇、下颌运动的顺序逐个训练。还应进行语调、音量、语速训练、克服鼻音的练习。

☞ 吞咽功能治疗:

可以通过鼓腮、伸舌、双侧面部按摩,以及对咽部吞咽肌肉的重新训练,用不同质地食物来刺激吞咽功能恢复。

☞ 认知治疗:

这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是根据认知心理学提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认知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脑损伤患者进行专业评估后给予干预的手段,涉及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计划和组织能力、逻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空间构图能力等原本基础认知恢复性训练。其通过多种刺激,诱发患者主动参与,从而获得功能的最大化,逐步向正常的状态发展。

☞ 神经心理治疗:

通过对患者评估、抑郁筛查后,进行心理干预。比如帮助患者调整心理预期,保持心境平和,尝试做喜欢的事情,当患者从中获得满足和自信时,便能忘记愁苦。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