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您的孩子有频繁眨眼吗?

2020年03月04日 919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您的孩子有频繁眨眼吗?

其实,正常眨眼是人的一种本能保护性动作,是眼部肌肉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只有在人感到酸胀、干涩、异物感等不舒服或紧张焦虑的时候,都会引发反射性的眨眼,一般认为这些是正常的神经肌肉运动。合理的眨眼可以保护眼睛避免异物、烟雾、光线等刺激,并可以使腺体分泌的泪液均匀分布从而起到保护角膜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学龄前儿童眨眼频率约为8次/分,学龄期儿童约为12次/分;成人眨眼约12~16次/分。如果眼皮运动超过以上的频次,或者眼球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自主运动(眼球震颤除外),均可划为频繁眨眼。
当然,在注意力集中时候,眨眼频次会减少,比如在玩手机或者平板等视频终端时,眨眼次数就会减少,正常阅读看书写作业时也会减少。眨眼次数减少也会出现很多不利于因素,泪液不能均匀保护角膜上皮,引起眼部干涩眼红眼热眼胀等不适症状。
那么,孩子为何会出现频繁眨眼呢。分析可能原因如下:
1. 存在刺激因素
当眼睛存在刺激时,如眼睑内翻、倒睫或乱睫中的睫毛不停地刷擦着角膜;结膜结石、乳头或滤泡刺激角膜;甚至不慎进异物刺激角膜或者结膜;以及长期盯着手机、平板或电视引起的干眼,游戏动画中鲜艳色彩的频繁交替也会引起眼部不适,都会让孩子频繁眨眼。这种情况下,家长仔细观察,尽量避免或引导,必要带孩子到眼科做详细的检查,及时对症治疗。
2. 视物模糊或斜视
包括视力疲劳,如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近视、散光未矫正造成眼睛视觉疲劳而引起的。此类频繁眨眼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不断眨眼调整角膜曲率,使视觉清晰一些。而过度频繁瞬目,反而也会引起泪膜不平稳,从而又加重视物模糊,久而久之,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应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告诉孩子看书和看电视、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多参加户外阳光运动(推荐每天累计至少2小时),并且必要时应医学验光配镜。斜视儿童,尤其是不易发觉的隐斜视,多数会伴随室外畏光现象,配戴遮阳帽,存在屈光不正的一定要及时配镜,有利于缓解斜视。斜视度数明显的,进行视觉训练或手术干预。
3. 多动症/抽动症
多动症/抽动症也会表现为频繁眨眼。这常常因老师或家长的责怪、学习压力、焦虑心理造成的。也有不明原因的,但通常会逐渐地自然消失,尽量避免对孩子过度责怪,过度关注,以防孩子形成习惯性眨眼,应当加以疏导。 如果孩子还伴随其他的症状(如干咳、清嗓子、用力吸气、一侧摇晃头、耸肩),推荐儿科或者神经内科会诊,需排除妥瑞氏症(Tourette’s 综合症)。

4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