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2021年12月12日 10741人阅读

      相信大家对痛风发作时的疼痛剧烈程度多少有所耳闻,甚至亲身领教过,有人形容痛风发作“如虎噬骨”,其痛苦程度可见一斑。说到这里,不禁有人要问了,痛风这么可怕,它是怎么来的呢?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其直接原因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血尿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析出结晶沉积于骨关节、肾脏、皮下等部位,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
      这么看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其实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生理过程。研究显示,我国痛风的总体患病率为1.1%,高尿酸血症为13.3%,约5~1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关于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20%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
👆尿酸的来源和去路
      血尿酸水平的高低受种族、饮食习惯、区域、年龄及体表面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常人体内血尿酸浓度在只在一个较窄的范围波动,一般而言,尿酸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性绝经后更为明显。
      血尿酸在37℃的饱和浓度约为420μmol/L,高于该值即为高尿酸血症。

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均有家族聚集倾向。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有痛风的家族史,痛风患者近亲中发现15%~25%有高尿酸血症。
      尿酸的生成需要多种酶的参与,X伴性连锁遗传单基因疾病如HGPRT缺乏型、PRPP合成酶活性过高型可造成酶的缺陷,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多基因遗传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发现有关联的基因,如SLC2A9/GLUT基因、ABCG2基因、SLC22A12/URAT1基因等的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血尿酸水平有关。
2、消耗ATP所致的高尿酸血症
      ATP代谢过程中形成ADP或AMP,AMP进一步分解形成IMP(次黄嘌呤核苷酸)或腺苷,最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分解而形成尿酸。当体内大量消耗ATP,如激烈运动、酗酒、外科手术后、化疗、放疗等过程,可导致血尿酸增高。 👆嘌呤合成和代谢途径
3、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主要由于肾脏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晚期,或肾衰竭导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癌症化疗时,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某些药物较的长时间使用如噻嗪类利尿药,可抑制尿酸的排泄。
4、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
      血脂增高会使体内酮体增多,进而使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则会使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进而使血尿酸升高。

痛风的发生
      急性关节炎,或者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即人们常说的痛风,是因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结晶析出趋化白细胞,结晶沉积处白细胞显著增加并吞噬尿酸盐,同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导致了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
      长期尿酸盐结晶沉积会招致多种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痛风石。

发病的诱因
      痛风急性发作多有诱因。如发病前曾饮酒,进食海鲜、肉汤等高嘌呤的食物,可导致血中尿酸波动诱发急性关节炎。 👆高嘌呤食物
      其次关节局部损伤、穿鞋紧、走路多、过度疲劳、受湿冷、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关节局部微环境变化也可诱发本病。 👆痛风诱发因素
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哟~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3.
[2]张奉春,栗占国.内科学.风湿免疫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2-183.
[3]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656-2658.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