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冬天腿脚发凉麻木是“老寒腿”?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1年11月09日 94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随着冬季气温的下降,很多老年人开始出现活动后腿部酸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许多人往往认为是受凉了,“老寒腿”发作了,是关节炎的毛病。其实没这么简单,需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01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得了这病会怎样?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老年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病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心梗、脑梗属于同一类疾病,可以导致腿部缺血引起腿痛甚至坏死,因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通俗地称为“腿梗”。多见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大、中型动脉,动脉壁硬化狭窄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闭塞,使肢体发生缺血。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患脚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小腿痛胀和肌肉萎缩,病情进行多较缓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大部分为老年男性,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过多摄入食盐、脂肪,缺少运动,体重超标,易发生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疾病。而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杀手。吸烟可以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加重肢体缺血,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可损伤血管,形成斑块造成狭窄。高血脂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许多老百姓认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老寒腿”,穿暖和点,或者吃点止痛药、贴个膏药,熬过冬天就没事了。但是,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发展可以看出,这个疾病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如不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险。


0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程发展如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四期:

       早期叫无明显症状期,患者会感觉下肢发麻、发凉,感觉异常,但是这些症状没有什么特殊性,和其它疾病导致的腿麻、脚冷很难区分。

        第二期叫间歇性跛行期,案例里边李大爷就是走一段距离就感觉疼,需要歇一会才能继续走路。

        第三期——静息痛期,这个时候就是不走路腿脚也会疼,有的患者甚至疼得晚上难以入睡。有的患者在静息痛期没有及时治疗,加上没有控制好饮食,甚至依旧抽烟喝酒,那么下肢的血管堵塞程度就会进一步。  

        第四期——坏疽期,脚趾的皮肤和深部组织得不到有效供血,就会坏死而出现坏疽,将面临着截肢的风险。


  0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经诊断,就要尽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治疗包括一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血管外科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只要对本病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非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一般治疗包括:戒烟,戒烟可以明显延缓病情的继续加重;合理安排膳食,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水果、蔬菜等;进行适当的步行锻炼,坚持每日数次散步60分钟,可增加患肢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缺血,对行走困难的患者介绍一种运动方法,即患肢抬高1~2分钟、下垂2~3分钟、平卧2~3分钟,足部旋转,屈伸,反复锻炼20~30分钟;注意足部护理,保暖,避免肢体受伤。一般治疗还包括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诱发下肢动脉硬化的疾病。


        对于跛行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服用扩张动脉、抗血小板或抗凝的药物,必要时服用止痛药,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


        中医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早中期常辨证为热郁毒聚、脉滞络痹,治以清热解毒、软坚通络,采用清脉通络方加减治疗,可以软化斑块,防止血管硬化和斑块发展。三期四期阶段证候多位痰瘀阻络、气血亏虚,治以化痰软坚、活血益气,采用益气凿石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改善官腔血栓及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从治疗效果来看,无症状期和间歇性跛行期的患者通过适当的诊治,多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从而避免病情继续恶化和截肢。一旦病情进入静息痛期和坏疽和感染期,动脉血管病变通常比较严重,临床难以完全逆转缺血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仍然可以通过治疗减轻或缓解症状,避免组织坏死和截肢(趾),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当出现下肢慢性疼痛时,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特别当心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迄今为止,治疗尚无真正有效的药物,非手术治疗的目的仅仅是延缓病变的进展,增加侧支循环的形成、防止局部组织损伤和脚趾感染。因此动脉硬化闭塞症部分重病患者,如严重跛行影响生活质量,出现“静息痛”,甚至肢体溃疡坏疽的患者需要采取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使闭塞的血管再通,肢体血流恢复,症状才能得以缓解或达到治愈的目的。


     防病即是治病,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最主要的就是预防诱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低盐、低脂肪、低糖的清淡饮食为佳,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控制动物性脂肪摄入,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保持平稳情绪,控制糖的摄入,预防糖尿病,遇到不适及时诊治。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