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椎间孔镜术后复发怎么办?小切口微创MIS-TLIF技术解决大问题

2021年11月30日 84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多人都害怕进行椎间盘手术,感觉损伤太大,不得以进行手术了,也希望尽量微创,最好一次就能彻底治好不复发,但现实不是一直那么美好。目前,微创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的复发率约5-10%(不同文献报道结果不一)。复发以后该怎么办呢?虽然很多复发病例症状较轻,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翻修的概率逐渐增加,还能再次进行微创手术吗?是的,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再次进行微创翻修手术。

46岁的吴先生,在2017年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进行了椎间孔镜下L5/S1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缓解。之后腰痛、左下肢疼痛症状还是偶有发作,休息后可缓解。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痛症状加重,放射至臀部至左小腿后侧、左足底。在当地医院进行推拿、理疗、药物等治疗未见缓解,10天前症状再次加重,出现行走困难、影响睡眠。腰椎MRI显示L5/S1左侧椎间盘脱出。为寻求进一步诊治,吴先生慕名来到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许鹏副教授门诊求诊。

入院后,许鹏副教授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考虑吴先生目前腰腿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保守治疗无效,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许鹏副教授指出,由于之前进行过一次椎间孔镜手术,此次属于翻修手术,患者腰椎已经失去部分正常的解剖结构,可能存在瘢痕增生与神经粘连,手术难度会加大,因此,翻修手术非常考验术者的技术和操作。具体术式可以选择再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许鹏副教授团队已对多例复发患者进行椎间孔镜翻修,效果较好。患者因惧怕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的复发,拒绝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但是强烈要求尝试“不复发的微创手术”,许鹏副教授特意选择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传统开放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恢复慢,而MIS-TLIF术式利用特殊工作套管,经肌间隙入路切除一侧小关节,暴露椎间隙的后外侧来完成病变节段的减压及融合,创伤小、恢复快,融合后不会复发,植入的螺钉也不需要再次手术取出。

术中通过透视定位目标节段,确定进钉位置及方向。分别建立双侧经皮椎弓根钉钉道,临时放置导针。安装微创通道及光源,去除关节突处黄韧带,分离和神经根粘连的瘢痕组织,显露、保护受压的神经根,去除向后、向下游离的髓核组织,切除椎间盘后进行椎间融合,经皮置入4颗椎弓根钉,最后缝合皮肤切口,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术后第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疼痛完全消失,能在指导下在病床上做简单的下肢康复训练活动。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现在恢复良好。

术前MRI

术前MRI

术中

术中标本

术后X片

许鹏副教授介绍到,“MIS-TLIF”腰椎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能够精准到达手术区域,减少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保留棘突和韧带等脊柱后方张力带结构,最大程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又能满足减压、融合、内固定等需要,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疗效好、美观等优点,常用于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复发性椎间盘突出伴腰腿痛等。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MIS-TLIF与传统开放椎间融合手术具有同样的临床疗效,而前者术中出血较少、术后腰部疼痛症状较轻。但是,对于多节段、严重椎管狭窄以及Ⅱ度以上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尚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与手术风险,因此,目前MIS-TLIF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开放手术。另外,微创手术术中定位和内固定置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X 线机透视辅助完成手术操作,透视次数明显多于传统开放手术。而且,MIS-TLIF 技术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术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手术经验,熟悉局部解剖,并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狭小空间操作的技能。只有规范化治疗选择,才可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和微创价值的实现。相信此项微创技术的开展,必将造福更多的脊柱疾病患者。

专家介绍

许鹏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知名脊柱微创外科专家。

专业擅长:
从事脊柱外科工作10余年,近年主刀疑难、危重脊柱疾病500台/年以上,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临床技术。主要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黄韧带骨化、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骨质疏松骨折、枕颈畸形、侧弯畸形、脊柱结核感染等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及中西医综合疗法,尤其是疑难、危重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社会任职
担任国际AO内固定协会会员(AO Spine)、北美脊柱学会会员(NASS)、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微创学组机器人技术研究小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委脊柱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官、第二军医大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导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青年审稿专家、《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和《Translational Surgery》青年编委等。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市、校、院级课题3项,主持军事论坛1次,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3项,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累积科研经费300万元以上。近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