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黄荷凤:人工助孕,一次还是只生一个好!

2017年09月18日 1206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

多胎妊娠危害母婴健康,不可忽视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双胞胎是一桩双喜临门的喜事,但从科学角度看却未必如此。对母体而言,多胎妊娠可能引起贫血、妊娠期高血压与糖尿病,难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风险增加,从而导致孕妇死亡率的上升。对子代来说,多胎则可能导致脐带异常、胎头绞索,双胎输血综合征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多胎(包括双胎)妊娠还会导致早产、宫内发育迟缓风险明显上升。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足月儿出生体重小于0.25kg,主要表现为低出生体重。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OriginsofHealthandDisease,DOHaD)学说指出,IUGR不仅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其危险还将延续至出生后,表现为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均落后于同龄人,成年慢性疾病易感性增加,严重影响人口素质。

黄荷凤教授总结,从远期来看,低出生体重可能导致下列四类疾病风险增高:追赶性喂养导致的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高血压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及肿瘤。

她坦言:“目前,产前诊断通过形态学检查手段,为孕产妇提供了对新生儿某些疾病早诊早治或终止妊娠的可能,但却无法有效地防控上述迟发性出生缺陷。大量的慢性病患者将对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在会上的病例讨论环节,黄荷凤教授就遇上了这样一个难题:52岁失独女性,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通过供卵的方式,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下最终生下双胞胎,“整个过程很艰难,经历过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心衰等一系列并发症,最后生下了双胞胎男婴,但两个婴儿体重都只有1kg左右,后续的喂养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二胎政策开放,高龄孕妇增多,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高龄、高风险人群来说,是否应该帮助他们去尝试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这是黄荷凤教授经常思考的事。

2
改变生育观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从源头上防控医源性多胎妊娠,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是一项重要手段。在早期统计数据中,单胚胎移植人生率明显低于多胚胎移植妊娠率,促使医生一次移植多个胚胎以提高妊娠率。

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成熟与研究进一步开展,科学家发现,单次多胚胎移植成功率比单胚胎移植仅高10%左右,多胎妊娠的风险却升高了30%。黄荷凤教授认为:“权衡两者的收益与风险,单胚胎移植一定是未来生殖医学的主流方向。”

目前相较于欧美国家,国内单胚胎移植开展相对较少。黄荷凤教授解释:“国内外出现差异,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在部分欧美国家,辅助生殖费用是由政府承担的,国内却基本为自费,多胚胎移植成功率较高,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小。”

但是她对单胚胎移植技术推广前景仍持乐观态度:“过去孕妇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一次生下两个孩子。现在二胎政策开放,有了第二次生育机会,医生向患者阐明利弊之后,大多人还是会选择单胚胎移植。”

黄荷凤教授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针对辅助生殖胚胎移植的细则,“比如,几岁以上不得再采取辅助生殖手段等,并加强单胚胎移植技术与理念的推广普及。这也需要科学家、医学家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提供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对医疗机构,她强调:“不少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将是否怀孕作为成功标志,但事实上,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更为重要。对于一个医疗机构或生殖中心而言,‘单胎、足月、健康’是三大可以体现医疗水平的黄金标准。”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