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李可老中医的故事

2018年10月09日 94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李可老中医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个老师。我虽然学西医出身,非常酷爱中医学。虽未谋面,但读之书,深受教益。我简单的把李老师的简历告诉大家。

李可,老中医,山西省灵石县,生于1930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取得中医本科学历。 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特邀研究员。

1946年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习,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
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

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

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

李可晚年多次到广东带徒传艺,分别在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开辟传承基地和经典病房,轰动全国。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说,以往中医被认为是“慢郎中”,但李可让大家改变了这一传统印象。

“广州一个70多岁的心衰男病人,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家属找李老试一试,用的就是破格救心汤,3天后病人居然就能下地了!”

此后,省中医院多名青年中医拜师李可。

他还支持医院在2010年开设经典科,用中医方法治疗危急重症,被称为“中医ICU”。

李老从医五十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

李老为解救病人痛苦,苦练针灸,搜集简便廉验的中医治法。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遂白天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过觉。

故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正是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老攻克多种疑难病的特殊能力。

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生命,不敢言医。一旦发病,就成九死一生的危局。

李老为救危亡,遂殚精竭虑,探索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药方;
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
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别独创、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成功。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医术精湛,并有自拟处方三十多副。

着成《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又通过四十多年的搜集、整理,校注了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04年上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博士,打电话来问《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是否知道山西的一位老中医李可,刘答“不认识”。

于是,对方给刘寄了一本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这本书让刘力红大受触动。

过去,刘力红一直认为中医在危急症方面不如西医,对中医急症课题研究持反对态度,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不要在危急症方面与西医硬拼,不要人家有什么自己就要有什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

刘力红坦承自己在危急重症方面经验不足,这是其学术方面的缺陷。

看了李老的经验集,得知李老在危急重症方面的独特疗效,刘力红转变了原有观念,恢复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信心。

2004年6月,刘力红赴粤讲学,那时他已拜邓铁涛老先生为师,于是他向邓老寻问李可老先生的情况,并希望邓老介绍他结识李老。

邓老评价李老是治大症高手,并为刘力红写了推荐信。

2004年7月初,刘力红亲赴李老家乡—山西灵石县拜访李可老先生。

在那里,刘力红呆了6天,李可老先生与他一见如故。

李老称自己一直想为中医作点儿事,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了不少学术会,总因观点不被接受而碰壁,十分失望。
看了《思考中医》这本书,对中医又燃起了希望,也很想结识作者。

刘力红向李老提出拜师请求,李老欣然答应。

2004年8月,刘力红曾经治疗过的一个青岛乙肝患者旧病复发,非常严重,刘力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理想,于是刘力红邀李老一同去青岛会诊,想借机考验一下李老的水平。

患者家族中有多位因肝病死亡,年龄均不超过50岁,因此患者对自身疾病十分恐惧。

李老看过病人后,开出了处方,吃药前刘力红让病人作了肝功化验,两剂药后再作检查,各项指标大幅下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这一病例让刘力红坚定了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信心。

刘力红说:“像李老这样高水平的中医,在民间不止一个”。

李老曾向刘力红推荐过一位任姓老先生,李老在给刘力红的推荐信中写道:“吾观此人对药物的研究,目前全国无出其右者”。

任老先生,常只身入山数月不出,过野人生活,自尝百草,多次中毒几乎丧命,其对中药药理药性的研究几近痴迷,《本草纲目》已被他翻烂了四部,已读第五套。

刘力红认为:像李老、任老这样的人在民间不为人知十分可惜,这样有水平的中医药专家不被发现,经验不被抢救是一种罪过。
于是,他萌发了成立一个研究所的念头,他要把民间这些确有真才实学的人聚集起来,传授中医文化、学术、技能。

刘力红原想在《思考中医》出来后,沉淀一段时间,潜心学习、研究。但接触了李、任等民间老中医之后,他感到自己可以利用出书所带来的业内外影响力干一些事情,这是老先生们的希望,也是他的责任。

刘力红说:“现在中医虽然形式上看很热,但中青年中医工作者中真正对中医充满信心、坚定不移、承前启后的人寥寥无几。

目前的一些法规使很多民间的名医无法出头,这些人的埋没、流失对中医事业来说是巨大损失。要把他们的经验传授下去,为中医培养承前启后的人才。”

李可老中医在自己的书籍中,公开自己经验秘方,没想用这些特效方子发大财,早就把这些方子写进书里了,这是他的心胸,没想着自己的钱,他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天下人,让大家少受痛苦。

他还屡屡苦口婆心的叮嘱一些中医人常犯的错误,还苦口婆心的希望中医高层能够将自己的验方重视开发,以便临床能够方便运用,提高疗效。

如果中医都如此不保守,则当然会日日进步。

为继承和发扬李可老中医学术流派的思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年3月9日正式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设立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

李可教授率领包括原凤凰卫视名嘴梁冬在内的国内多名弟子出席揭幕仪式,基地共有60名学徒,其中包括中医科学生、教授、中医爱好者,甚至有对中医感兴趣的西医。

国家在南方医院首设传承基地,将以系统总结、整理、研究和传承可老中医学术经验、诊疗技术为核心,形成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行之有效诊疗方案和学术理论,促进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发展和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的提高。
同时,通过师承教育的方式,培养一批批传承有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纯中医临床型人才。

李可老中医是百年来难得的中医奇才,是中国中医界的国宝。

然而他却在2013年2月7日中午1:00仙逝,享年83岁。

中国中医界,又少了一位敢于荷担岐黄之学,胆识超群,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临床疗效显着的中医大家,中医扶阳界少了一面旗帜。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