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孔切除胸椎管内大骨块,患者说我终于可以穿鞋走路了!

2020年04月26日 87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本文报道一个罕见案例的高难度手术,患者中年男性,37岁,因双侧下肢麻木、无力逐步加重6入院。术前检查肋弓下缘水平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侧下肢肌力下降,右侧大腿痛觉过敏,行走不稳,无法穿鞋走路,行走时需赤脚,最大程度用脚趾抓住地面才能行走。


术前CTMRI提示:T6/7节段椎管狭窄,硬膜腹侧骨性占位,胸脊髓被严重挤压、变性。患者辗转到多家医院就诊,均告知必须开放手术、脊髓压迫严重手术风险大、且不能保证完全切除。经多方打听,了解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德主任领衔的脊柱骨科专家团队在保守、微创、开放手术上均有深厚造诣,特前来就诊。首诊医师姚珍松教授进行仔细评估后,明确指出应尽快手术、抢救脊髓神经功能,目前发现的椎管内占位很可能是一种肿瘤。



入院后,经过仔细评估,经脊柱骨科病例讨论后,我们认为如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无法直接切除腹侧骨性占位,脊髓储备空间不够,可能减压不充分,且因脊髓严重后移,手术过程中损伤脊髓可能性大,且因广泛切除后侧结构,需要行内固定手术,开放手术的创伤大、风险也大。而经皮内镜有绕开脊髓直达致压物的优势、且视野更清晰、操作更轻柔,同时我科江晓兵副教授既往就已在高难度胸椎内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科室讨论,拟为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T6/7骨性占位切除、胸椎管减压。此手术虽然创伤小但对医生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术中的准确判断及精准操作,这种高难度的胸椎内镜手术在国际上罕见报道。


通过右侧背部7毫米的手术切口,在透视引导下,经过椎间孔入路,使用我院开发多项专利工具,准确进入T6/7椎管,术中操作安全、精准、高效,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完全切除骨性占位,电生理监测提示术中操作对脊髓全程无干扰。整个手术历时50分钟。通过7毫米的手术切口,既切除了腹侧骨性占位,完成脊髓充分减压,同时对骨性结构基本无破坏,最大限度保持了脊柱稳定性。患者术后立马感觉下肢麻木减轻、排尿顺畅了,右侧大腿前侧痛觉过敏消失。术后1周,患者开始地告诉我们:他终于可以穿鞋走路了。真是小孔解决了大问题。此时,经过病理分析,他的诊断尽然是“内生软骨瘤”,发生于胸椎椎管内的软骨瘤非常罕见,虽引起部分脊髓损伤了,但肿瘤得到了彻底清除,且性质属于良性,方先生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在此祝愿他顺利康复!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很多以前需要行开放大手术的复杂疾病例如胸椎管狭窄症(包括黄韧带骨化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我们都可以通过脊柱内镜的手术解决。对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既可以保证疗效,同时可以降低手术创伤,加快患者康复。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