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排除自己是否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怎么预防糖尿病?

2017年10月13日 13661人阅读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6亿,据估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3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常需终身治疗,不仅给个人带来痛苦,而且还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的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发病前的一个阶段,患者已出现糖调节受损,表明此时患者已有发展为糖尿病的倾向,医学上称为糖尿病前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则可推迟糖尿病的发生,其中有1/3患者甚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预防糖尿病千万不可忽视糖尿病前期者。

怎样才算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慢性的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而危及生命。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眼、肾、神经以及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据估计,现全世界有1.6亿糖尿病病人,中国据估计近4000万。

现在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段血糖水平≥11.1mmol/L、空腹血糖≥7.Ommol/L、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5.6mmol/L~<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l型还是2型均有明显遗传倾向。病毒感染及某些化学毒物被认为是l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这些病毒包括柯萨奇B4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进食过多,尤其高脂肪、高蛋白和甜食、高热量食物、肥胖、长期静坐工作及活动减少等等均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据统计,1型占10%,2型占90左右。总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项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1、年龄≥40岁;

2、有糖调节受损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

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35mg/dl)、甘油三酯≥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在上述各项中,糖调节异常患者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0%的IGT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初发症状

如果发现下述异常情况,则提示病情可能已发展到糖尿病期,更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体重在数月内迅速下降10千克以上。


2、发生卒中、白内障、久治不愈的尿路感染及阴道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3、强烈地感到口渴。

4、排尿次数及尿量均明显增多,特别是夜尿增多。

5、经常感到饥饿。

6、伤口愈合得极慢,且皮肤很容易感染。

7、出现视物模糊,夜间视力差、眼前有块状阴影飘动,并呈进行加重。

8、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即便是休息时也感觉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如烧灼感或过度敏感或似有"蚂蚁爬过"的感觉等),常有手脚发冷或发热的感觉等。

糖尿病的预防

1、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

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2、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3、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4、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5、糖类摄入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是对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性预防,主要是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将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各种因素降至最低。糖尿病的发生与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热量摄入,养成“三低一高”(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米面不要吃得太精,多吃点五谷杂粮,此外每天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2、二级预防: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症、40岁以上肥胖及妊娠糖尿病等)要定期检测血糖,以早期发现阴性的2型糖尿病(即只有血糖升高而患者无明显症状)及糖耐量受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耐量受损又称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部分患者经过饮食或药物治疗有可能转为正常,如果不加控制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3、三级预防: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还能引起心、脑、肾、神经、眼睛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者死亡。三级预防即对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糖尿病教育等各种手段,力求达到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