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病友故事】女子三叉神经痛,脸上“电击”样疼,医生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修复“电线”

2022年07月12日 78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友故事:电击到脸上的痛  穆女士,今年43岁,三年前她的左侧鼻翼到额头,突然就像是被电击了一样,出现了一阵剧烈疼痛。但这疼痛并非偶然,从此电击痛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次。刚开始每次出现维持一分钟左右就好了,后来越来越严重,每天数次发作,每次疼3-5分钟。穆女士描述,不管她是在吃饭、走路、上班,这种电击样的疼痛说来就来,一瞬间疼得她都动都不敢动,什么也干不了了,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吃药犯困,不吃药疼

  穆女士在当地医院就医后,医生给她开了卡马西平和甲钴胺,服药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没过多长时间,新的问题就来了,卡马西平的药物副作用出现了,用药后她整日感觉犯困,整个人都没有精神,但是不吃药就疼得受不了。疼痛一天比一天严重,以前每次发作一分钟就好了,现在要疼三五分钟。为了能尽快摆脱疼痛,穆女士通过网络预约,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颅底颅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组姜海涛教授的门诊,姜教授初步判断穆女士所患的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姜教授表示,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主要表现为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公认说法是血管压迫学说,也就是三叉神经痛异常放电造成。三叉神经刚刚从脑干发出来的这一部分,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神经鞘加以保护,容易受到附近脑干的小动脉搏动骚扰刺激。这些血管每次搏动的时候就会对三叉神经表面的痛觉神经纤维造成物理刺激,就像是电线的外膜被剥脱了,造成神经“漏电、短路”,因而引起相应区域的三叉神经疼痛。解除疼痛的方法也是直截了当的,通过手术将血管和神经分离。

  穆女士的颅神经显像检查显示,双侧小脑上动脉与双侧三叉神经关系密切,这也客观的说明了,穆女士的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造成的“漏电”问题。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修复“电线”

  经过各项评估,姜教授为穆女士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手术是在耳后发际线内切开4cm左右的口,颅骨打开硬币大小的骨窗,显微镜下找到压迫三叉神经的“责任血管”——左侧小脑上动脉,分离血管和神经,完成减压。

  姜教授表示,一般来说,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可以是静脉,也可以是动脉。其中“肇事”频率最多的就是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基底动脉以及其他少见的责任血管。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临床上唯一可以根治三叉神经痛方法,手术并发症少,风险小,治愈可达98%。穆女士手术麻醉清醒后表示,她以前的针扎、电击样疼痛消失了,听力正常,脸上也无麻木感。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