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干出血的治疗

2016年09月09日 581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每当人们在提及脑干出血这样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都会感到厌恶和畏惧,因为这样的疾病在现实生活当中不仅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而且疾病一旦发生也很容易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关注脑干出血的治疗措施也是很必要的,我们一起来看小编的详细介绍。

  疾病治疗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以使病死显著降低。

  内科治疗

  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安静休息,一般卧床休息2~4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予以吸氧。危重患者应予以心电监测,进行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控制血压:脑干出血患者血压会反射性升高,而过高的血压则会更加引起出血增加,而过低的血压又会影响到健康脑组织的血供,所以对于脑干出血患者,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

  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颅内压的升高可引起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疝导致生命危险。所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脑干出血治疗的总要措施,发病早期可用甘露醇脱水,并辅助以呋塞米进行脱水,同时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注意复查血电解质情况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预防并发症: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防止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早期可行胃肠减压一来可观察是否存在应激性溃疡,二来可减轻患者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腹胀,避免胃内容物因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治疗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干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1.手术适应症:目前认为,患者无意识障碍时多无需手术;有明显意识障碍、脑疝尚不明是,外科治疗明显优于内科;深昏迷患者、双瞳扩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内外科治疗方法均不理想。目前手术适应症主要参考一下几点考虑:大脑干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干出血量大于10ml;患者出血后意识障碍情况,I级一般不需手术,V级病情出于晚期也无法手术,II级~IV级需要手术治疗,II级患者若一般情况可,也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再决定,IV级患者若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大,进展快,脑疝形成时间长,则无法手术;另外,位置较为表浅的出血一般多可手术,而较为深在出血如脑干局部出血,若无意识障碍,可保守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少但患者病情明显加重的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持续出血,术前应充分考虑。此外,患者的一般情况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肺功能下降,高龄患者手术后一般恢复较差,效果一般,选择手术需要慎重。

  关于脑干出血疾病的一些有效治疗措施问题就为大家讲述这么多,希望我们能够认真阅读老出血的治疗方法,当患有脑干出血这个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产生后遗症而给脑干出血患者带去太多的健康危害,也避免危及生命安全。

0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