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腰突”了,怎么办?

2017年10月23日 1367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的以腰腿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


椎间盘突出症按纤维环突出程度为分为四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根据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椎管矢状径、病理特点、机体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临床症状存在差异,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腰痛:95%的患者会出现该症状。


2.下肢放射痛:80%的病例出现该症状,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少数表现为双下肢,轻者表现为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痛或麻木感,直达底足部,可出现间歇性破行,步态不稳,重者则表现为腰部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多伴有麻木感,患者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随发病。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自觉肢体发冷、发凉。


5.肌肉麻痹:较为罕见。


6.马尾神经症状:多见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或排尿障碍、阳痿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内容

1.急性期(7至10天)应绝对卧木板床休息,防止腰部过伸、过屈及突然旋转。


2.腰部保暖:腰部给予保暖,特别是初冬季节,穿保暖衣裤,避免腰部受风、寒、湿、冷的刺激,局部热疗,急性期可用热水袋、频谱仪、红外线等进行局部热疗,也可热敷。


3.每日饮食应少量多餐,营养全面,容易消化。多吃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要重视腰背肌的功能锻炼

锻炼腰背肌群对稳定脊柱有很好的作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重点锻炼腰背肌的基础上,兼顾加强腰部和双下肢功能运动,调整腰椎两侧和下肢肌张力,而达到缓解症状的功效。严格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应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要严格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锻炼时不加剧疼痛,或稍有轻微反应而能忍受为标准,切不可急于求成。锻炼的方法有很多种,功能锻炼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摩腰眼 预备姿势:坐位或立位均可,两手掌对搓发热后,紧按腰部。动作:双手掌用力向下推摩到骶尾部,然后再向上推回到背部,重复12~24次。


2.左右旋腰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动作:①腰部自左→前→右→后作回旋动作,重复12~24次。②再改为腰部自右→前→左→后作回旋动作,两腿始终伸直,膝关节稍屈,上肢伸直,双手轻托腰部,回旋的圈子可逐渐增大,重复12~24次。


3.飞燕点水 预备姿势:患者俯卧,头转向一侧。动作:①两腿交替向后作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作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12~24次。


4.仰卧架桥 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成90度,脚掌放在床上。动作: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挺起躯干。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重复12~24次。


5.仰卧举腿 预备姿势:仰卧位,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体侧。动作:作直腿抬举动作,角度可遂渐增大,双下肢交替。每个动作重复12~24次。注意:双下肢抬举角度应根据患者的可能,不应勉强。


6.蹬空增力 预备姿势:仰卧位,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体侧。动作:①屈髋屈膝的同时踝关节极度背伸;②向斜上方进行蹬踏,并使足尽量跖屈,双下肢交替进行,每个动作重复12~24次数量10-20次。


五.出院指导

1.卧硬板床休息,减少腰部疲劳。


2.久站、久坐时要佩戴支具。


3.继续腰背肌锻炼。


4.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不可急弯腰、负重。


5.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时要尽快来院治疗。

1

 浙ICP备12034511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463号